打破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远程会诊、智能心电终端为优质医疗资源的进一步下沉铺设轨道;中医药特色诊疗在基层广受群众欢迎,成为慢性病防治和康复首选。
(资料图)
近年来,滨州市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急病快治、慢病长管”的医疗服务格局逐步形成,有效破除老百姓看病、康复的后顾之忧,群众看病就医的幸福感显著提升。
急病“快”救
智慧医疗跑出加速度
滨州市推行“医共体+智慧医疗”,建立科学的急症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最大限度地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进而降低致死率、致残率,降低基层群众的疾病负担。
“通过我们的医共体远程心电会诊云平台,村民在卫生室,甚至村医拿着移动心电图机到村民家中就能做心电图,心电图结果可以实时传送到滨州二院,我们的质控专家24小时值班,为村民进行线上诊断。”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李强介绍,医院在全区设立了5个急救站,建立起了“15分钟急救圈”,如果发现急性心梗,会通过系统立即调度距离患者村居最近的救护车,随车急救人员在车上边完成诊断救治准备,大大节省了救护车转运和到院救治的时间。“单在沾化区车王卫生室,2020年1月至今就有20多人在急性心梗发作时通过远程心电会诊云平台得到了及时治疗,如果没有这一平台,他们的生命可能会出现很大危险。”
沾化区医共体远程心电会诊云平台
智慧医疗也成为推动医共体“共享医疗”模式有效运转的关键一环。在滨州市沾化区,医共体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检验等技术中心均已组建完成,52台5G远程心电、163套远程诊疗终端全部下沉到镇村,“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的“共享医疗”模式成功实现,极大提升了基层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的贴心服务感受。1-5月份,该区完成远程诊疗10673人次,有力推动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目标。
慢病康复
中医药在基层广受欢迎
沾化区富源街道罗家村卫生室处在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牵头的医共体内,记者在此遇到了从滨州二院转诊下来进行康复治疗的孔凡林老人。孔凡林老人今年已经78岁,此前因脑梗被紧急送往滨州二院治疗,度过急性期后,留下了半侧肢体不适的后遗症。因为老人是五保户,经济相对困难,再加上市级医院床位紧张、报销比例低等原因,他转回了罗家村卫生室康复,通过接受拔罐、针灸等中医治疗,他的身体在逐渐恢复。
问起他在这里康复的感受,孔大爷赞不绝口,“这里离家近,很方便,什么时候来都行,有需要也能直接叫到家里去,花费低,报销比例高,真是解决了我们的难题。”卫生室负责人张维明表示,目前双向转诊已经执行得十分顺畅,在这里接受康复治疗的老年人比较多,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接受程度很高,费用负担很小,在慢性病康复中深受老百姓的好评。
在邹平市长山中心卫生院山东基层名中医张震工作室,陪同老父亲前来做康复治疗的王大姐正在一旁等候。她告诉记者,父亲此前因脑梗落下了后遗症,不能行走,严重影响生活。“当时是推着轮椅来的,经过张大夫这一个来月的宫氏脑针治疗,现在已经可以拄着拐杖自己走路了”,王大姐脸上洋溢着笑容,“这里离家近,花费也少,我爸爸恢复得特别好!”“我们长山医院在中医适宜技术方面开展得是比较早的,早就有这方面的传统。针灸、理疗、拔罐、贴敷、小儿推拿,我们的普及率是比较高的,老百姓得到了比较多的实惠。”卫生院副主任医师董建波告诉记者。
协同推进
实现基层医疗整体提升
滨州市着力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三年行动,90处国医堂(中医馆)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达到224处,新增省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10个、国家级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中医药正在惠及更多老百姓的健康。
滨州市还探索实施基层专病规范化培训项目,计划到2025年累计完成培训30期,巩固并扩大病种不少于30个,培训乡村医生3000人,逐步打造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过硬的基层卫生队伍,实现基层医疗整体提升,让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滨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王东介绍,滨州市把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协同推进“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实现了“三个提升”,有效推动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基层”就医秩序的形成。“两病”基层规范管理水平、基层诊疗业务量大大提升,基层诊疗占比69.58%,居全省第一位。滨州市基本医疗群众满意度实现大幅提升,获得历史最好成绩。
标签: